“十三五”期间,组织人事部以合署改革为契机,完成学校机构调整,探索“大部制”和“院办校”管理模式,积极推进“人才优先、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服务和人事管理机制,提高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人才工作取得较好成效,营造了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一、取得的突出业绩
(一)创新引才机制、加强制度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取得突破
“十三五”期间,学校出台了《山西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暂行办法》《山西农业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来校工作暂行办法》《山西农业大学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聘任及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制度,为人才引进提供了切实保障。全职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朱兴全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侯向阳研究员,“飞天学者”、中国科学院三级研究员徐进及其团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常慧副研究员、中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梁立滨副研究员、河南大学特聘教授王利祥博士等,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聘请了7位院士、1名“杰青”担任学术院长,8位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高层次人才来校指导学科和团队建设,开展学术交流。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科研项目获批数量等都有了大幅提升。
南志标院士受聘我校草业学院学术院长
(二)加大引才力度,青年人才引进效果良好
“十三五”期间,学校共引进博士245名,全国重点院校及海外著名高校硕士275名,公费师范生7人。通过“一事一议”以享受教授或副教授待遇的条件引进18名博士,引进3名外籍博士。博士中有7人毕业于海外高校,77%的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重点院校;硕士中有13人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国(境)外排名前200名的学校,97%的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重点院校。
(三)人才培育初显成效
“十三五”期间,学校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培育工作取得突破。廖允成、李步高2位教授获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张淑娟教授获全国模范教师,温娟副教授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获批省部级人才240人,其中“青年三晋学者”7人,省青年拔尖7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6人,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4人,“三晋英才”186人。为加强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建设,我校2016年出台《山西农业大学“晋农新秀”评选办法》,“十三五”期间共评选出80位“晋农新秀”,通过政策鼓励青年博士勇挑重担,快速成长。
(四)创新思路,改革职称评审工作
推广型教授指标及评审办法单列。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单列评审指标。不将论文、学历、奖项作为硬条件,而是综合评价推广型教师主持的推广项目、论文论著、发明专利转化应用和科技成果技术应用推广实效,突出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等在农业生产和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将此作为评审主要依据。通过此办法的实施,学校现已评审通过李灵芝、高培芳和孟俊龙3人的教授资格,极大激发了在农业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辅导员型教师评审办法单列。为加强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十三五”期间我校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型教师职称评价体系,单列评审标准。评审标准强调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年限,注重工作绩效,要求申请人具备相应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申报成果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通过此办法评审通过辅导员型教师27人,稳定了辅导员队伍,激发了其工作热情。
(五)多措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系列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对标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开设师资培训专班,从2017年开始,每年组织50名教师赴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专项师资培训,回校后开展交流学习报告会,参培人员面向本学院教师进行学习成果交流。“十三五”期间,组织21名青年教师参加“国培示范项目”并取得合格证书,组织50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岗前培训。
(六)以职工为本,切实提升服务职工能力
积极推进岗位聘任和工资审批工作。调整学校岗位设置方案,科学合理设置各级各类岗位,进一步理顺岗位管理和人员聘任工作。开展了学校第二轮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晋级工作,为15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岗位晋级与审批;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岗位聘任和工资审批工作,共理顺5名处级干部、3名科级干部和5名辅系列人员的岗位和档案工资。
社会保险工作。“十三五”期间,圆满完成了我校职工社会保险的参保、缴费等工作,为1831名在岗职工和875名退休人员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2.23亿元;为431人报销医疗费用241.75万元;申请退付失业保险费97万余元、职工生育津贴336.88万元。为提升教职工的工作技能,申请失业保险在岗培训补贴费140.87万元,资助教职工培训学习617人。完成了我校残疾人就业申报工作,为学校节约经费1135.8万元。历时六个月,完成了2464人的数据采集、录入与申报工作,于2017年12月将762名退休职工的退休工资顺利转移到省社保局。
积极争取人才补助。校院合署改革后,学校与太原市人才办充分沟通,为241名新进教师争取到太原市人才补助。
二、推进的改革成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朱兴全教授全职来校工作
以合署改革为契机,高层次人才工作成效显著。发挥校院合署后学校办学空间和办学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合署改革经费,已从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高层次人才11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学校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
人才评价体系的完善较大程度上激发了各级各类人员的活力。推广型教授指标及评审办法单列,极大程度激发了在农业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辅导员型教师评审办法单列,稳定了辅导员队伍,更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三、取得的成功经验
充分发挥省市人才政策,完善学校人才引进制度,提高引进人才待遇,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是提高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的重要措施。高素质的博士人才有力地支持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激发了办学活力,硕士人才引进后大大弥补了紧缺型专业教师、辅导员队伍和思政课教师短缺问题,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成效,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融合发展。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成立、师资培训专班的开设和“晋农新秀”支持计划的实施,为学校人才队伍培养工作搭建了平台,将人才培养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