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
农大党字〔2016〕15号
(2016年5月30日印发)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关键阶段。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学校“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增强学校发展的科学性、前瞻性与战略性,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学校制定和实施《山西农业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取得的成绩
“十二五”期间,学校紧紧围绕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强化“增量意识”和“绩效意识”,以“加强基础,提高能力,寻求突破,促进转型”为着力点,对外努力争取办学资源,对内抓好管理和服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党建工作、办学条件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成为农业部与省政府共建高校,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初步构建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框架。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在校学生人数2.2万余人,是2010年的1.7倍。不断完善人才分类培养体系,积极探索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自主创业型等多类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实施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8个专业本、硕统筹培养改革,设立了卓越农林管理人才实验班,实施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工程,成立了全省首个创业学院。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新增了13个本科专业,成立了软件学院;调整了9个专业,成立了城乡建设学院。实施了《山西农业大学2014—2016年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实施“专业提升计划”,开展了校内专业评估,加强了35个专业的建设,建立了近200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开展院(部)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实施英语、计算机、体育等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推行必修课学分绩点改革。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新增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师德标兵1名,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的增长幅度和总量居全省高校前列。实施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成立研究生教育督导委员会,建立导师招生资格及指标与项目经费挂钩制度,实行全部学位论文盲审,强化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开展与波兰、爱尔兰等国家和台湾地区有关院校的交换生合作。五年来,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考研率保持在25%左右;在各类大学生竞赛活动中,获得国家级以上奖励40余项,“智慧阳台蔬菜种植有限公司”项目获全国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涌现出了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黄超、山西省首位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江利斌、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马红军等优秀学生。
2.做大科研总量,实现成果产出新突破。“十二五”期间,积极适应产业调整和科技政策新变化,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积极培育大项目、好项目,加强组织申报,加大奖励力度,在科研总量、国家项目、省级科技奖励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形成了十大优势研究领域。科研到位经费连续突破4000万元、6000万元、7000万元大关,五年到账经费3.16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近3倍,进入教育部2014年中国大学年度科研经费过亿排行榜。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41项(其中纵向1253项),立项总数是“十一五”期间的3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十一五”期间的3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主持了经费在1000万元左右的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和山西省重点项目。加强科研成果奖励,产出动植物品种、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地方标准等239项成果,是“十一五”期间的4倍。晋汾白猪、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晋岚绒山羊3个动植物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成为山西省猪、草和羊产业唯一的国家级品种。获得各类奖励53项,董常生、吕丽华、高志强主持的项目连续三年分别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省级创新团队取得新突破,李宏全、李步高为带头人的2个团队入选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刘强、韩渊怀、赵祥为带头人的3个团队入选省科技创新培育团队。支撑条件显著改善,新增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农药登记试验单位等各类省部级创新平台、基地13个,申报成功2个山西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
3.构建社会服务新体系,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十二五”期间,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中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了以“三农”服务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平台,以技术支撑、检验检测、规划设计、培训咨询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服务体系。不断拓宽项目来源渠道,累计承担国家、省部级成果转化、技术示范推广类项目、横向合作项目400余项,项目经费8200余万元,其中承担国务院“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35项,承担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项目79项。实施了“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专项服务行动和“百团大战”专项服务行动,与运城、晋城、晋中3个市开展全面合作,与泽州、祁县、榆次、盂县等40余个县区开展特色现代农业科技合作,与武乡鑫四海、长子方兴、洪洞天泽等企业合作建立了3个大型农业综合推广基地,与潞安、太重等58个大中型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服务与人员培训等工作。与太谷县巨鑫公司、金谷投资公司合作建设800亩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区,进驻教师试验与示范项目、大学生创业项目55项。通过项目带动,基地示范,推广红枣防裂果、食用菌栽培、谷子生产机械化、晋汾白猪、钙果、大豆等80余个新品种,140余项先进实用技术。累计承担山西省“分类送学”“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50万人次。圆满完成了新疆阜康市学员培训工作。社会服务工作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造经济效益近200亿元,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150余次,被授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科技传播先进集体标兵、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4.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打造优势特色学科。“十二五”期间,积极构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学科,积极发展农科的上游生物学科和下游食品学科。畜牧学列入山西省优势学科,作物学、植物保护、兽医学和农业工程列入山西省特色学科。新增畜牧学、兽医学、植物保护、农业工程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自设智慧农业系统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新增林学、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草业、风景园林、生态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新增工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体育硕士3个硕士专业学位,新增林学、农业工程、园艺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6个一级学科参加了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投入学科建设经费8000余万元,积极凝炼学科方向,建设学科平台和团队,推进学科整合、交叉。开展与山西省富碳农业产业链对接的学科群建设工作。
5.人才引进成效显著,岗位管理取得进展。“十二五”以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培养并重,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推进岗位分类管理。大力引进“百人计划”海外优秀人才、“131”人才和优秀博士,制定了博士引进优惠政策,设立了每年1000万元的人才专项经费。共引进山西省“131”人才项目第一层次人才10人,其中1名为英国皇家院士;引进“长江学者”“杰青”等第二层次人才65人;引进“百人计划”专家26人,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引进博士92人,教师博士化比例达到28%。实施“晋农学者”计划,资助学术带头人8人,学术骨干24人。师资总量和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达1044人,有海外留学和“985”院校经历的人才大幅增长。不断规范人事管理,完成了岗位设置工作,首批评聘21名二级教授,29名三级教授。制定了岗位职责,与每位教职工签订了聘用协议,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过渡。实行岗位聘期考核,完善延退办法。严格职称评审,新增8个学科副教授评审权。实施了学校资助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计划。大幅提高工资待遇,2015年在职教职工平均年收入是2010年的2.5倍。完善奖励绩效考核办法,调动了各类人员工作积极性。
6.积极争取外部资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十二五”期间,积极争取各类发展资金,学校财力大幅增长,2015年财务总收入是2010年的2.3倍。加快改善教学科研条件,新增建筑面积6万㎡,立项总投资1.86亿元(其中争取上级财政经费6500余万元),建设了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楼、旱作农业研究中心、附中教学楼、研究生公寓楼、19号学生公寓楼、体育教学中心、现代化智能温室等教学科研设施。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公租房,新增住房面积3.7万㎡,极大地改善了教职工住房条件。争取中央财政资金940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5205万元,大力改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条件,总值达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倍。积极建设校级实验教学中心,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图书、期刊资源稳步增长,建成了教育资源数据库和6个特色专业数据库。完成数字化校园一期工程,建成了学校OA系统,推动办公方式电子化。持续打造“幸福公寓”“满意食堂”“温馨物业”“和谐医院”“景观校园”五大后勤服务品牌工程,积极改进房产管理,实施校园设施节能改造,分批次对校园进行硬化、绿化、亮化,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不断提高人防技防水平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连续获得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铭贤学校旧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十二五”期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工作,获得省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省高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测评全省高校第一名。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立了党建研究会。优化院处级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结构,提高选人用人科学化水平。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以反对“四风”为重点,以落实“八项规定”为抓手,以专项治理为突破口,先后开展了会员卡清退、办公用房腾退、公务用车、公款吃喝、公款送节礼、大操大办、廉洁过节等专项治理,大力促进了作风转变。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在全省高校中首批出台了《山西农业大学章程》,开展了规范管理年活动,完成了规章制度清理工作,废止66项,制定或修订100余项,学校议事决策、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科研激励、岗位管理、绩效分配等一系列制度逐步完善,较全面地形成了以《章程》为统领的校内规章体系,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取得新成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展学雷锋年主题活动、校园文化节活动等,构建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在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中获得A。创造性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工会工作、统一战线工作、离退休工作,获得省高校文明单位标兵、省文明单位、省统战工作先进单位、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二)存在的问题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指标任务还存在短板,与省内外同类院校相比,一些主要办学指标还有明显差距,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条件不能完全满足办学需要”“办学不能很好适应社会需求”这一对发展中的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破解。
从发展速度看,学校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办学层次较高、农科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跳出农大、跳出山西、跳出农业来比较,学校发展的速度还不够快。在省内老八所院校、国内农业院校范围内,部分办学指标差距被拉大,在各类社会评价排行榜中的位置有下滑趋势。同类院校基本完成了规模扩张、学科布局和校区建设三大历史性任务,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而我校仍面临外延扩张和内涵建设的双重任务。
从发展质量看,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特别是高层次学术领军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成果、创新团队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水平和质量。学科竞争力不强,特色不鲜明,研究生规模严重不足,在第三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无学科进入前50%。人才培养理念比较陈旧,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多类型、多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专业结构急需优化,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契合度不高,本科生生源危机初显。科研综合实力还比较薄弱,在对接产业需求、产出高水平科技成果、建设创新团队、突破国家奖项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在成果转化、支撑山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从发展动力看,长期积累的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急需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科研评价、招生机制,人才培养、服务推广、资源配置利用、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以竞争促活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还需不断优化,民主、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学校长期负债发展,资金严重不足,且存在结构性短缺,可用于发展的资金非常有限。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急需更新和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与改革创新、内涵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从发展条件看,长期在乡村办学、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地理位置局限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瓶颈,导致人才引进困难,人才流失严重,对外合作交流受到制约。学校办学资源短缺问题尚未彻底改善,教学科研设施数量不足,地下管网陈旧老化,教学实习、研究示范基地设施落后,图书和网络建设滞后,生均教学行政用房距教育部标准也有一定差距。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学校事业发展。
出现上述发展中的问题,有区域经济落后、地理位置偏僻、办学资源短缺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办学理念不新、治校能力不够等方面的原因。学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不断细化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断强化对人、财、物资源的统筹力度、对长期阻碍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的改革力度、对国家政策和社会资源的争取利用力度,着力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危机意识和创造活力。
(三)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我校改革发展既有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1.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新常态,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十三五”时期,我国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创新驱动必然对教育、人才、科技等带来新需求、新政策和新投入。我校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助力创新驱动,更加注重内涵建设,把质量提升作为核心任务,以质量求生存;更加注重创新能力,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以贡献求支持;更加注重需求导向,坚持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同向同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2.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农科高校发展面临转型。国家从2016年开始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广东、江苏、上海、河南等地相继启动了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科建设计划,高等教育将迎来新一轮战略发展机遇,内涵提升的要求将更加迫切。与此同时,新一轮的高等教育竞争也将拉开序幕,高校的分层、分类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资金、人才的投入和竞争将更加激烈。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呈现新变化,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推进,农业从业人口和农业经济比重都将发生深层次的变化,农业学科交叉化、农科院校综合化的趋势将日趋明显。从世界范围看,最初单一的农科院校,大多发展为综合性院校内的农学院或生命学科学院。从国内看,北京大学等一些著名综合大学即将开办农科,对传统农业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尽管我校是山西省唯一的农业院校,部分学科在省内具有唯一性和领先性,但在缺乏国家和省里重大专项和资金支持的背景下,必须主动转型,将农科链向生命科学、食品科学等学科延伸,改造和提升传统学科,促进学科交叉,发掘新的学科增长点,在人才、生源、学术、就业、声誉等各个环节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3.新型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对人才技术需求增大。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国家和我省正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农业在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农业产品标准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等方面的内在要求,为农科教育、农业科技、农业职业人才带来了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而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运用,势必快速改变农业发展方式,释放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巨大空间。我校要走出象牙塔,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主动对接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建设学科群,配置创新链,创造源源不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成果,驱动现代农业发展,在推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上做文章,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新兴产业、特色农业、农民增收等领域有所作为,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
4.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革命势在必行。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更加广阔。教育信息化浪潮已经突破教学的时间空间限制,大学将不再是获得专业知识的唯一渠道。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将对传统大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带来深刻的变革,传统高等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优质、一流大学资源的开放式获取,将导致一般性大学面临生存危机。我校应以开放的姿态主动迎接新技术革命,革新教育理念,吸纳优质资源,建立自己的网络教育平台,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办更有质量的教育,更有温度的教育。
学校要把握重要历史机遇,积极应对各项挑战,主动适应新常态、新需求、新变化,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坚定不移地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改进管理、提高质量,促进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全国知名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总目标,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更新办学理念,以大力提高质量和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主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的契合度、科技创新对产业的驱动度、社会服务对山西的贡献度,重点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拔尖人才优秀团队建设、良好办学条件建设、省城办学空间建设、思想政治和党的建设,积极实施管理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声誉,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如期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质量至上。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必须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努力提升“三个能力”,将质量意识贯穿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增强学校的引领力、竞争力和影响力。
2.坚持强化特色。特色是行业高校安身立命之要。结合“农业”行业特色,“山西”地域特色,凝炼和培育学校的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科研特色、社会服务特色、文化特色,注重强化有需求的特色、有质量的特色,以特色催生优势,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3.坚持服务地方。作为山西省唯一的农业院校,学校的发展必须始终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学科建设等方面,都要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和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加强协同创新,有力服务于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
4.坚持人才优先。人才强,则学校强。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人才优先”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思路,优化人才工作政策。要加大人才投入,各种资源配置向人才工作倾斜。要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要优化校内岗位聘任和分配制度,注重质量、贡献导向,建立评价科学、激励有效、充满活力的人才管理机制。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之风,畅通服务渠道,维护人才合法权益,促进人才施展才干。
5.坚持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山西省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抓手,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调动和释放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建立以育人为中心、以学术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以绩效为杠杆的开放和竞争的发展机制,建立符合农大实际的现代大学制度。
(三)发展目标
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到“十三五”末,初步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办学指标达到省属农业院校中上等水平;到2030年,主要办学指标达到省属院校先进行列;到2050年,优势特色学科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区域内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国际化办学水平显著提升。
“十三五”时期要紧紧围绕特色鲜明、全国知名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初步建成办学理念先进、学科特色鲜明、师资队伍优化、办学资源充足、管理体制高效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可比性指标达到省属农业院校中上等水平,社会影响力迈上新台阶。
(四)主要指标
按照总体目标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三五”主要发展指标如下:
1.办学规模。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全日制本科生规模稳定在2.4万人左右;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规模达到2500~3000人,博士研究生150人;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各种形式的自考、函授生规模5000人左右。
2.人才培养。形成多类型、多模式培养体系;本科生年平均就业率不低于90%;博士、硕士论文质量显著提高;新增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
3.科技创新。新增国家级项目200项;科研经费总量突破7亿元;国家级科技奖励实现突破;省部级科技一等奖项4项;发表SCI和EI收录论文1000篇。
4.社会服务。新增社会服务项目经费3亿元;建成适应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外基地体系。
5.学科专业建设。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有1~2个学科在全国影响力明显提高,水平显著提升,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20%;1个学科列入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2~3个学科列入省“学科群建设计划”,新增5个省级重点学科;新增3~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本科专业达到70个左右。
6.人才队伍建设。专任教师达到1350人(含外聘);柔性引进院士、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等“131”高层次人才50名;培养或全职引进2~3名国家级领军人才。
7.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太原市拓展新的办学空间;新增近10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2万元;推进教职工住宅旧房改造,推进家属区管理物业化、市场化;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实行校园“一卡通”,实现无线、有线网络全覆盖。
三、建设任务
(一)人才培养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坚持学生为本、适应需求、提高内涵、强化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多类型、多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本科教育
探索分类培养模式。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类型,按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图,建立分类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在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8个专业中,逐步推行本硕博统筹培养。继续实施卓越农林管理人才实验班,鼓励学院探索各类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围绕学科实际和产业需求,每年择优申报2~3个新专业,新增5个省级优势专业。积极参与相关学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继续实施专业提升计划。对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进行评估,对于连续三年招生、就业等排名较低的专业,采取隔年招生或暂停招生。扩大辅修二学位专业的数量。
加快课程资源建设。增设一批反映现代科技和先进文化成果的课程,建设一批学科专业骨干课程和具有农科特色、高水平的通识教育课程。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建立校级课程中心和一大批在线课程,推动传统教学与慕课等现代教学方法手段的结合。
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鼓励小班教学,开展“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互动式”等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建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同育人机制。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理顺教师培养体制机制,强化教学能力培训。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单位,探索课程首席教授负责制,构建结构稳定的教学团队。实施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建设计划,新增3~5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全面实施实践教学质量标准,明确各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明确实践教学的经费、实验室及基地等条件保障。探索公共基础课和通用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和资源共享。加大投入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创业学院”,完善学校创业工作体制机制。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扩大覆盖面,促进项目落地转化。继续实施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工程,建设10个校内创业平台、10个校外创业实践基地、选聘100名实践创业导师、5名专业创业导师,培养一大批创业典型和创业精英。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实行校院两级年度质量报告制度。优化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和办法,提升师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可度。建立督教以“核心课程建设、保障培养规格”为重点,督学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为重点,督管以“过程管理落实”为重点的质量督导工作机制。
2.研究生教育
加快研究生课程建设。深化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核心课程建设,更新教学理念,总结、借鉴、完善并创新符合研究生特点的教学方法,系统研究确定硕士、博士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新增2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强化研究生教育过程管理。发挥研究生教育督导委员会作用,加强对课程教学、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等环节的督导。加强导师考核与管理,建立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制度。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培养环节管理,完善制度设计和考核机制。
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制定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标准。完善学位论文查重制度,严格规范论文答辩环节。建立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指标,形成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
3.继续教育
推进继续教育手段现代化。开设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社会人才需求量大,生源规模稳定的新专业。推动与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网校的深度合作。通过随堂录课、优质资源共享、精品课程购买等方式,自主建设学校成人远程网络教育平台,实现全部课程在线学习。
拓宽自学考试新途径。发挥农科类专业主考院校职能,完善自学考试过程性考核环节。做好与省内涉农高职、中职院校的自考衔接工作。继续拓展自学考试社会生源。大力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
4.招生与就业指导服务
创新招生工作机制。健全招生管理体制,完善招生规程,实现阳光招生。强化生源危机意识,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构建学校、学院、教师、学生、校友等多层面的招生宣传体系。建立研究生招生名额分配动态调整机制。
改进就业指导与服务。建设一批专业化、专家化、专职化的就业师资队伍,一批由杰出校友、知名高管等人员组成的高水平社会兼职导师队伍,一批执行力强的学生兼职工作队伍。设立标准化职业素质测评室、指导咨询室。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社团。制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社会人才需求调查、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毕业生就业创业与职业发展状况跟踪调查。建立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的联动机制。
(二)科技创新
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以引领、支撑山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为目标,重点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和“三农”智库建设等领域,凝炼科研方向,打造科研团队,推进协同创新,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形成优势和特色研究领域,做大科研项目和经费总量,培育重点成果冲击国家奖项。
1.重点成果培育
综合在研重大项目、项目研究进展、科研团队规模、科研平台建设以及产业发展基础等情况,重点支持以下项目冲击标志性成果:小麦旱作栽培研究,谷子全程机械化产业技术研究,猪的遗传改良研究,环境兽医学研究,畜禽养殖数字化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新型兽医生物制品及兽药研究,果蔬产品物流技术研究,食用菌工厂化高效生产技术研究,设施蔬菜高效固碳技术研究,钙果对生态脆弱区、工矿区的生态恢复与利用研究。
2.重点研究领域
根据国家和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产业重大需求,重点支持战略性产业、涉农高科技产业、农业主导产业和“三农”智库建设等四个领域的科技创新研究,争取谋划、主持和参与大项目、好项目。
战略性产业科技领域:大宗作物产业、特色杂粮产业、村镇建设产业。涉农高科技产业科技领域:现代农业装备产业、食品产业、肥料产业、生物农药产业、饲料产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农业信息技术产业、林业生态产业。农业主导产业科技领域:蔬菜产业、食用菌产业、果树产业、花卉产业、中药材产业;生猪产业、羊产业、牛产业、特种养殖产业、草业产业、兽药产业。“三农”智库建设领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互联网+”研究、农村电商研究、扶贫政策研究、农业产业链研究、农业经营主体研究。
3.实施科技创新“六大工程”
团队培育聚力工程。面向山西农业主导产业和“三农”智库建设的重大需求,进一步凝炼学科科研方向,围绕特色优势研究领域建团队、引人才。科技投入保障工程。建立稳定持续的科技投入机制,增加校科技创新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专项的投入。平台建设提升工程。在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富碳农业研究院,组建一批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地建设支撑工程。以创建利益共同体为纽带,进一步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建设一批稳定的校外协同创新基地。国际合作助推工程。拓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领域,鼓励开展合作研究、人才交流、技术引进。协同管理增效工程。创新科技管理机制体制,加大科研奖励力度,推进科研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三)社会服务
以智慧农业、种植、养殖、加工、农机装备、规划咨询为重点服务领域,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着力点,以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技术服务团队建设、品牌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建设为抓手,探索建立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中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有机结合,促进社会服务工作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效益化。
1.争取项目支持
积极争取农业部、科技部、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农业厅等项目支持,继续做好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项目、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科技推广项目、成果转化项目以及校地、校企合作项目。
2.建设信息服务平台
实施山西省“互联网+现代农业”工程。完善“山西农业大学科技服务信息中心”服务功能,建设100个校外基地监测服务点,构建专家与服务对象的远程综合服务平台。
3.组建社会服务队伍
围绕山西省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组建40支规范化、长效化的社会服务队伍,培育10支有影响、可持续的品牌服务队伍。鼓励青年教师组建队伍,参与社会服务。
4.拓展校外基地
集中力量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园区。广泛开展校市、校县和校企合作,以物联网远程技术指导为支撑,在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建立5个综合示范基地、20个校外精品基地、100个产业示范基地,形成集实践教学、创业实践、科学研究、技术示范推广为一体的校外基地体系。
5.开展培训和咨询规划服务
推动远程技术培训,提高培训效率。培训各级各类人员50万人次,年均承担咨询规划服务项目20项。
(四)学科建设
坚持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培育特色、分类建设,培养、吸引和聚集一批在国内卓有声望、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扩大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面,建设适应产业需求的学科群,重点支持和建设一批高水平重点学科。
1.优化学科结构
围绕山西富碳农业等产业链,优化学科群结构。根据富碳农业固碳、减排和节能关键技术需求,增设和优化学科方向。建立各类跨学科研究中心,营造良好的学科交叉、融合与发展环境。争取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学科建设的持续增量投入,提高学科原始创新能力。
2.实施学科建设“三大工程”
优势学科卓越工程。以“山西高校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工程”项目为依托,结合农业与生命科学优势特色,在平台建设、方向凝炼、人才引进、团队建设等方面集中优势资源,强化成果产出,畜牧学、作物学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20%,植物保护、兽医学和农业工程学科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40%。特色学科拓展工程。强化园艺学、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草学学科建设,获得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支撑学科提升工程。促进优势学科与支撑学科交叉渗透,带动支撑学科水平提升,实现多学科协调发展。加强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风景园林、生物学一级学科和土地资源管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内涵建设,生物学获得一级学科硕士点。推动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与优势特色学科交叉渗透,在相关一级学科内自设二级学科硕士点。
(五)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强校、人才优先战略,以培养引进高水平学术领军人才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绩效考核为杠杆,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实施人才培养引进计划
引进500名教职工(含400名专任教师、50名专技人才、50名管理人员)。培养60名“晋农新秀”,20名“晋农骨干”。培养或全职引进6名“三晋学者”。培养或全职引进2~3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
2.实施教师学术能力提升计划
资助100名教师赴985、211高校或中科院攻读博士学位。选派资助100名副教授到国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留学深造。选派资助50名教师赴国内一流大学访学。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学术背景和国外研修经历的学术人才队伍。
3.实施服务管理队伍技能提升计划
选派50名左右教师、实验人员到校外高水平实验室进行技能培训,培养精通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和管理的高端专业技能人才。选派50名其他辅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单位进行短期进修。采取聘用制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吸纳校外基地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实验教学任务。
(六)大学文化建设
发掘优良办学传统,塑造大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形成师生高度认同的办学理念,形成对师生员工具有激励、陶冶作用的大学文化。
1.传承和弘扬办学精神
强化校史研究,加强对办学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整理,丰富办学精神的内涵。加强学风教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开展知校爱校荣校教育,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与文化主管部门和相关地市合作开展农业、农村文化研究,引领和推动现代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建设。
2.健全制度文化体系
将制度文化融入制度设计,以《山西农业大学章程》为核心,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使法治思维、规则意识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
3.推进文化载体建设
筹建铭贤学校博物馆。推动建设山西农业文明博物馆。完善以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及各类学生文化活动场所为主阵地的大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学校文化形象识别标识。在校园建设中合理规划人文景观。建好学报、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等文化传播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微信等平台建设。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交换生规模,积极招收留学生,支持教师出国访学,不断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
1.探索中外合作办学
在英语国家寻找更多合作伙伴,探索选派交换生、学分互认等多种合作办学模式。推动招收留学生工作,尝试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留学生教育。
2.加大教师资助力度
通过国家、省筹资金以及单位国际合作项目、地方合作项目、校际交流等平台,选派重点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深造,提高教师拥有国外留学背景的比例。
3.推进多方位国际交流
加强与国外先进大学、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国际化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建立部分全英文精品课程。探索与海外引进人才合作培养研究生,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研究。鼓励教师组织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建立1~2个国际科研合作基地。
(八)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不断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着力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1.实施领导班子科学决策规范化工程
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的要求,以办学治校能力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校院两级班子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出台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修订和完善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书记办公会、纪委全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提高领导班子议事决策水平。坚持学院(部)党政共同负责制,修订学校《学院(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学院(部)议事决策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校院两级党代表常任制,健全党代会、教代会年会制度,推进提案工作常态化。尊重和支持工会、团委、学生会等群众组织依法行使职权,鼓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离退休老同志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积极建言献策,在本职岗位上为学校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2.实施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程
不断优化学院(部)和管理服务部门党支部设置,将支部建到学科、团队、实验室、基地以及职能处室,打造工作阵地,拓宽活动领域,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正确处理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学校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加强基层党委党务工作绩效考核,强化党委书记抓党建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基层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认真做好在青年学生、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继续深入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试点工作,大力选树和表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管理服务一线的优秀共产党员,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实施精干高效干部队伍塑造工程
实行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任期制,建立干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有序流动新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好干部”遴选、培训、考核、监管机制与后备干部储备机制,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力度。完善校院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机制,建立健全理论务虚会长效机制,紧密结合学校中心工作,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定期举办《中心组大讲堂》。加大对有教育管理背景工作人员的选聘力度,选送一批年轻干部到高水平院校挂职锻炼、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培训机构脱产学习,鼓励党政管理干部外出学习考察和参加工作交流会议等。
4.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程
落实《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探索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空间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党校姓党”的重要指示,切实加强校院两级党校建设,继续实施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深入开展以“文化艺术节”为重点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活动,办好“青年人文素质大讲堂”“道德讲堂”,多渠道关心和资助贫困学生,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切实强化大学生的高尚品格和自信气质。加强“网社会”治理,积极主动地用科学理论、正确舆论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好队伍,完善机制,讲好故事,树好典型,传播正能量,掌握话语权,不断提高网络宣传、舆情监测和危机应对能力,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
5.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工程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的主体责任,围绕校院两级党委责任清单,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坚决防止党委“松手”、书记“甩手”、班子成员“缩手”,不断加强廉政能力建设。纪委要突出主业、聚焦中心,把精力集中在监督好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上、集中在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上、集中在对主责部门履行主体责任的“再监督”上,以执纪净化学校政治生态、以问责倒逼主体责任的落实、以查处形成强大的震慑力,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保驾护航。探索基层党委设立纪委书记、基层党支部设立纪检委员的有效形式,建立健全学校纪委委员、全校纪委书记、基层党委纪检委员工作例会制度和参与监督检查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压力传导机制。继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全省学习讨论落实活动成果,建立有效防控、评估、监督与惩处机制,力戒“四风”与违反八项规定问题反弹。加大党务政务公开力度,加强廉政风险预警预报与防控纠错机制建设。进一步简化工作程序,优化工作路径,提升工作效率。
(九)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满足学校事业发展需求,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加强校园基本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后勤服务和安全保卫能力,提高办学资源使用效率,实现学校资源的精细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
1.加快基本建设
积极在太原拓展办学空间,优化校区布局和资源配置。实施“新建项目计划”,推动综合教学楼、信息科技大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室外体育场地等建设项目。实施“校舍维修改造计划”,推动文物建筑修缮、学生宿舍维修改造、地下水暖管网线路改造、供电线路改造等项目。实施“教职工居住条件改善计划”,推动家属区旧房改造、周转房建设、菜市场改造、物业化管理等项目。
2.创新后勤管理服务
持续创建“满意食堂”“幸福公寓”“优质物业”“美丽校园”“贴心医院”五大后勤服务品牌,实现精细化管理。对校园景观绿化进行系统设计,逐步升级、改造景观园林式校园。
3.完善仪器设备管理
建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制度。建立智能管理系统,对仪器设备实行动态管理,合理调配。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完善校院两级实验室管理体系。组建高水平维修队伍,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服务水平。
4.推动智慧校园建设
实行“校园一卡通”,实现面向师生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完善OA办公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等平台系统。升级出口带宽,升级核心层交换机。扩充有线网,校园网光纤覆盖到师生主要活动场所。无线网覆盖主要教学区、办公区等公共区域。
5.加强图书资料建设
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增加中文电子期刊、重点学科外文电子期刊,提高文献的品种、结构、复本与教学科研需求的适配度。整合现有电子资源。申请建立教育部农业科技查新站。
6.提升学报办刊质量
努力提高办刊质量、办刊特色和学术影响力。两个版本的学报进入武汉大学核心期刊数据库,至少一个版本的学报进入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
7.依法从严管理档案
落实档案管理法律法规,推动档案管理规范化、数字化。加大破损档案的修复和保护力度。
8.深化平安校园建设
推进平安校园建设,落实安全责任,增加校园技防覆盖面。提升自我防范能力、发现隐患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打击违法犯罪能力,积极化解校内外矛盾。
9.提高财务保障水平
提高对事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筹资能力,主动争取中央和山西省各类专项经费。建设理事会、校友会、基金会等平台,开拓多层次、多样化筹资渠道。通过开展教育培训、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等方式,积极争取发展资金。加强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提高资产收益。合理编制预算,优化资金调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办学成本。强化内部控制审计,提高风险防控意识。
10.提高附属学校的办学质量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规范管理,积极办好学前教育,提升办学质量和学校竞争力。
四、综合改革
制定《山西农业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实施综合改革,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调动和释放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建立以育人为中心、以学术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以绩效为杠杆的开放和竞争的发展机制,形成符合农大实际的现代大学制度,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全国知名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制度保证。
(一)完善治理结构
推动落实办学自主权。完善议事决策咨询制度。优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健全校内监督机制。
(二)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多类型、多模式人才培养改革。实施大类招生改革、学分制改革,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用现代教育手段改造传统教学。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提升国际化水平。
(三)深化科研体制改革
成立科技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建立校、院二级科研管理体制。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团队为核心的科技评价和激励体系。
(四)创新社会服务模式
制定社会服务激励政策。优化社会服务组织形式。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五)创新学科建设机制
改革学科建设的资源配置机制。完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建立学位点动态调整机制。围绕产业链建设学科群。
(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创新人才引进使用机制。健全各类岗位管理机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实施非编制内用人机制改革。建立以学院为主的考核模式。优化奖励绩效分配。建立多元薪酬制度。
(七)创新资产与后勤管理模式
改革资源配置体制。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建立资源集约化利用机制。
五、实施与评估
(一)明确实施责任
强化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资源配置导向,高效利用校内资源,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执行力建设,确保完成各项规划任务。各部门、各单位切实承担起规划实施的责任,紧紧围绕本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制定政策制度和实施方案。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形成推动规划实施的合力。
(二)分解目标任务
分年度、有步骤地组织实施五年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好年度计划,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对规划任务进行分解和落实。学校经费预算要与总体规划、年度计划分解的目标任务相结合。
(三)加强评估反馈
定期对规划实施过程、进度和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对规划实施发展方向、阶段性目标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对年度计划实施进行期终考核,及时调整修订年度计划,确保五年规划如期实现。